基于互联网下的电力用户**用电管理
基于互联网下的电力用户**用电管理
0 引言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高危及重要电力用户在城市供电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供电突然中断可能导致人身伤亡、环境污染,或对政治、经济、社会秩序产生较大影响。日。如何实现基于互联网下的电力用户**用电管理。
1 高危及重要电力用户
此类用户分布广、数量多和影响面广。在智能电网构建和运行过程中,对高危及重要用户的**用电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掌握高危及重要用户用电特点和**用电隐患。35kV以下用户一般为配电室接入电、直接接入配网用户和简易变电站。在35kV以下的用户用电接入过程中,由于存在短期利益驱动现象,为了降低一次性成本投入,许多用户端的介入设计不合理,或存在投运设备**保护不足等现象,保护装置技术指标较低,难以为其**运行提供保障。此外,由于缺少日常维护,设备老化、线路受损等原因,导致电气设备运行中存在较高的**隐患。因此,加强高危及重要电力用户的**用电管理任务紧迫,必须保证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运行**性和稳定性。
2 **用电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管理因素
电力企业日常运行中,普遍存在用电**管理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管理较为松散。
2.2 技术因素
许多高危及重要电力用户的继电保护装置存在未配置或简配现象,也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或未定期进行可靠性试验,容易在使用期限内失去保护功能或产生拒动、误动等现象。
2.3 制度因素
在平时的**用电管理过程中,对用电事故考虑不周全,制定的应急预案不能有效处理紧急事故,包括停电应急预案、事故应急预案等,部分用户**防护意识淡薄。容易因用户自身事故或电网停电中断,造成较为严重的**事故。
3 基于“ 互联网+”的高危及重要电力用户**用电管理措施
3.1 落实用电**检查责任
“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因此,基于目前高危及重要电力用户**用电管理的形势,可以积极引进“互联网+用电检查”,更新用电**检查工作模式,以“互联网+”为主线,改进电力营销业务,深入**检查服务。综合运用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配电工程生产管理系统等平台,合理部署用电**检查工作。通过搭建用电**检查和用户端的双向互动平台,及时反映用电**问题,准确捕捉用户端**隐患。线路和主要配电设备检修需要停止供电,应提前发送停电预警,排除事故隐患,并做好恢复供电通知等工作,尽可能降低停电影响和**风险。
3.2 构建三级联动用电**管理机制
将用户**用电管理提前化,构建政府职能部门、供电企业和重要用电用户之间的三级信息联动工作体系,合理设计检查周期和工作任务。提前将用电**隐患告知高危及重要用电用户,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并督促整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检查、检修工作,避免**隐患进一步发展。及时将**检查督办结果,报政府相关部门备案。以政府职能部门为指引、以供电企业为主体、围绕高危及重要用户用电**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展各项检查和防治工作。在发挥“三个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把握好供电隐患治理和用电**服务,并做好责任落实、风险防范、信息沟通和结果考核。形成部门配合、工作联动的科学工作机制,保证高危及重要用户的用电**。
3.3 规范用户自备电源配置管理
高危及重要用户一般配置自备应急电源系统,需要加强对自备电源配置的监督和管理,应遵守《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指导的意见》等相关规定,提高自备电源配置标准,规范使用流程。
3.4 结合现有生产条件拓展管理力度
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高危或重要客户的用电进行召测。巡视过程中,根据要求对现场存在的隐患情况和主要设备现场拍照,随时上传或在巡视结束后按户归档,上传营销系统便于后期分析整理,不仅提高重要用户供电可靠性,也可在发生故障后更快发现故障点,提高检修效率。
4 基于互联网下的电力用户**用电管理
4.1安科瑞**用电云平台
Acrelcloud-6000**用电云管理系统能够对剩余电流、设备温度、故障电弧等电气故障进行实时监控、报警、记录,并且通过云端的远程控制。设备与云端的通讯方向不受限制,能上传数据、透传指令,并显示实时状态。通过对上传云端的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火灾隐患的相关数据,能够及早的发现问题并实施排查,避免火灾的发生。另一方面,云平台提供超大容量的信息储存及稳定的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对用户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此外,该系统通过集中监控,使得数据通过每个节点的4G网络传输云端集中式管理和监控,主控端布置于城市消防大队,从而能够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
功能如下:
4.1.1**用电监管服务系统包含**用电管理云平台、电脑终端显示系统、手机APP、漏电探测器、漏电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
4.1.2**用电监管服务系统平台能展示剩余电流、温度、电流等电气**参数的实时监测数据及变化曲线、历史数据与变化曲线、实时报警数据等,能实时显示现场服务次数、排除隐患数、未排除隐患数、报警未处理数、常规巡检及产品维护等数据,监管数据能保存十年以上。
4.1.3手机APP软件同时具有IOS版本和安卓版本,能通过手机APP对每条报警记录进行呼叫,便于紧急情况下能尽快通知用电单位。
4.1.4能对各个单位及设备的电气**运行情况进行自动统计和分析评估,并随时展示电气**运行分析报告。
4.1.5监控探测终端产品满足国jia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GB14287.2《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GB14287.3《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要求,并通过国jia消防产量监测检验提供的消防3C认证。
4.1.6漏电探测器能同时探测剩余电流、四路温度、三相电流等参数值,并能通过无线以移动通讯网络接入**用电监管系统平台。
4.2漏电火灾监控探测器
4.3故障电弧探测器
安科瑞故障电弧产品型号代码为AAFD,共有两种电流等级,可监测回路故障电弧的发生,并及时预警,提醒用户处理,防止电弧导致的火灾的发生。
AAFD可配合AF-GSM400使用并接入**用电平台,该产品不可在同一台AF-GSM400下与ARCM混接。
4.4限流式保护器
安科瑞限流式保护器型号代码为ASCP200-1,有三种电流等级,可监测回路短路过载等故障信息,发生故障时预警和产生灭弧效果,防止电弧导致的火灾的发生。
ASCP200-1可配合AF-GSM400使用并接入**用电平台,也能够通过插入SIM卡直接上传到平台。
以下是ASCP200-1的主要功能:
4.4.1短路保护功能。保护器实时监测用电线路电流,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在150微秒内实现快速限流保护,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4.2过载保护功能。当被保护线路的电流过载且过载持续时间超过动作时间(3…60秒可设)时,保护器启动限流保护,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4.3表内超温保护功能。当保护器内部器件工作温度过高时,保护器启动超温限流保护,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4.4过、欠压保护功能。当保护器检测到线路电压过压或欠压时,保护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可预先设置是否启动限流保护。
4.4.5配电线缆温度监测功能。当被监测线缆温度超过报警设定值时,保护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可预先设置是否启动限流保护。
4.4.6漏电流监测功能。当被监测的线路漏电超过报警设定值时,保护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可预先设置是否启动限流保护。
4.4.7保护器具有1路RS485接口,1路2G无线通讯,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后台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
4.5剩余电流互感器
4.6AF-GSM400-2G/4G无线上传模块
AF-GSM400-2G/4G/CE模块是**2G/4G有线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为**用电云平台专用模块。
AF-GSM400接入每块仪表所需流量为20M/月,单个模块可以接入1-30块仪表。默认上传间隔2分钟,如发生报警,会实时上传数据。
4.7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为一热敏电阻NTC,它提供0-120°的温度监控基准,可以用来监测线缆或配电箱体的温度,提供温度保护。
5 基于互联网下的电力用户**用电管理 结语
高危及重要用电用户 用电**管理影响重大,通过对用户特点及用电**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用电**检查和防治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再通过引进“互联网+”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构建多级联动的用电**管理体系,落实用电**检查责任,做好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沟通,确保用电**管理的quan面、及时和gao效。
基于互联网下的电力用户**用电管理
【参考文献】
[1]罗 川.供电企业高危及重要电力客户**用电管理及风险防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151-152.
[2] 迪.“互联网 +”形势下电力用户**用电管理
[3]安科瑞**用电管理云平台手册.2020.02
邵怡倩 安科瑞电气